人对于时间这个概念的判断,应该从两个个因素获得。
一个当然是从天象变化这个因素获得。
太阳从东边升起是白天,到太阳从西边落下是夜晚。这样一个来回,就是一天(时间概念上的天)。
月亮从缺到圆,又从圆到缺,一个来回,就是一个月(时间概念上的月)。
从寒冷天气到炎热天气的周而复始的转换,跨越了许多月亮的阴晴圆缺,跨越了更多太阳的升起降落,这个比较更长的时间跨度便是年(时间概念上的年)。
第二个判断时间的概念,是从地上物的变化而来。
比如春华秋实、比如夏雨冬雪…。这样有规律的反复循环,人们总结出一个时间观念。
人们知道什么现象之后会发生什么现象,什么时候需要做什么,做完什么之后还需要做什么。
那么一个农耕文明的社会就适应些自然现象,按照反复循环的规律,制定出了行事规则。中国农历里面定下的二十四节气,既是自然现象规律的反映,又是按照自然规律所制定的行事规则。
因此人们按照自然现象制定出春种、夏耕、秋收的时间,来保证最基本的生存所需。
在利用这些自然规律,反过来给人们自己创造战胜自然的能力。
比方对于潮汐的利用。天体概念的“月”,对地球因引力,造成对海洋潮汐的现象,使人们在捕鱼、晒盐、发电等方面获得许多好处。
“月”对人类另一个影响,是对妇女生理方面的,这个对于人类生存繁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。
说到气候,这个“候”字本身就是一个时间的量度概念。古代把五天叫做一“候”。
对于气候规律的把握,不用说对于社会生存各方面的影响有多大。就说诸葛亮因为了解到在深秋季节,西北风盛行的间隙,还会有几天东南风这样的气候规律,用之以少数兵力,打败强大敌军的战例,成为人们永久的美谈。
那么中国古代对于时间量度还有哪些说法呢?
一个常用的量度概念是“时辰”。古代人用一个按照一定角度斜置着的圆盘,中间竖一根标尺,根据太阳从东到西,射着标尺落下影阴的位置变化,在圆盘上刻成十二个等分,太阳每移动一个等分,就是一个“时辰”。这玩意叫“圭”,或称“圭表”、“圭盘”什么的。这应该就是最早的钟表。
比“时辰”小的时间单位,叫“刻”。常常会在古装电视剧里听到“午时三刻”之类的说法。一“刻”大约相当现在的三十分钟。
“时辰”也可以称为“更”,这个字读jin,不读geng。比如说“半夜三更”。
好,我们排列排列看:刻、时辰(更)、天、候、月、年。这些是我们都知道耳熟能详的。
有一些人们不常用的时间单位。
在后汉书里有一些记载古人有比年还要大的四个计时单位:“章”、“蔀”(bu)、“纪”、“元”。
十九年为一“章”、四章为一“蔀”(76年)、二十蔀为一“纪”(1520年)、三纪为一“元”(4560)。
另一个记载里四个大于年的时间单位:“世”、“运”、“会”、“元”。
一世为十二年、三十世为一“运”(360年)、三十运为一“会”(10800年)、十二会为一“元”(129600年)。
现在知道《西游记》、《封神榜》等神怪小说里面的修炼、寿命等的时间为什么动辄百年、千年了吧。
也不会奇怪“纪元”、“世纪”、“命运”…等这种词汇的来历了吧。
咱文化中对于时间量度的概念,要比现在公历的秒、分、时、日、周、月、年、世纪、千禧…要丰富得多。
但我始终也不明白,咱们祖先在进级的单位上,为什么是没有明显规律的,这种不规律的进级单位其意义是什么?值得研究。
好了,乱七八糟说了一堆,最后看看古人用这种比年大的时间单位的例子。
李商隐《马嵬(wei)》诗中有句:“如何四纪为天子,不及卢家有莫愁?”
古人观察天象,发现岁星(今称木星)绕日一周十二年。唐代时,十二年为一纪。四纪是四十八年,唐玄宗在位四十五年,故诗里面说他四纪,说大了一点。大概是说:你干了那么多年的皇帝,最后连个所爱的女人都保不住,还不如人家姓卢的百姓,能有一个心爱女子莫愁呢…。
瞎扯一通,就此打住…。
有诗为证:
天象地物皆有秩
古人尚知顺随之
而今人欲争神力
管它春夏秋冬时
海老KK
2018/1/28于匹兹堡女儿家起笔,29完成于自寓小楼